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1.中国人民大学 国学院,北京 100872
2.北京语言大学 中华文化研究院,北京 100083
张帆,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博士研究生,邮箱:1270907661@qq.com
陈婷,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纸质出版日期:2024-07-15,
移动端阅览
张帆,陈婷.明清忆语体文学中的艳情因素及其情爱书写新变[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4(04):166-172.
张帆,陈婷.明清忆语体文学中的艳情因素及其情爱书写新变[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4(04):166-172. DOI: 10.20004/j.cnki.ujn.2024.04.017.
DOI:
忆语体是明末至民初由文人撰写,以“忆语”“琐语”等为题名的自传性抒情文学,内容多为悼念妻妾,追忆个人家庭婚恋生活。忆语体存在一定程度的艳情描写,在内容题材、创作心理、细节描写等方面与中国古代艳情文学多有共同之处。然而,不同于寻常艳情作品对于男女欢爱的一味铺陈,忆语体对“情”的关注点不再是“艳”,而是强调其“真”与“深”,这决定了它的情爱书写于艳情之外更有新变。忆语体是一种“例外创作”,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首次详尽叙述了男女间的相知相恋经过及婚后生活;忆语体文笔清雅克制,其情感描写具有以“清”正“情”、以“理”节“情”的特点;忆语体传主形象体现了传统文人的趣味好尚,作品内容充满文人意趣。这些新变影响了民初自叙传文言小说的创作,使得忆语体成为明清文学向近代文学转化的例证。
忆语体情爱书写艳情因素新变
0
浏览量
10
下载量
CNKI被引量
关联资源
相关文章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